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5的文章

時差的震撼教育:當我的「理所當然」在歐洲同事眼中成了「不好意思」

時差的震撼教育:當我的「理所當然」在歐洲同事眼中成了「不好意思」 疫情之後,Google 推出了「Work from Anywhere (WFA)」的福利,每年有 30 天可以選擇在任何地方工作。這次回台灣,我把握了這個機會,體驗了兩週的遠端工作。我的工作時間大約是台灣時間下午四點開始,一路到晚上十二點。有趣的是,這次的經歷讓我經歷了一場深刻的文化衝擊。 當「犧牲」變成「歉意」 在台灣工作期間,一些平時較少一起開會的歐洲同事發現我竟然在台灣時間的晚上時段工作後,都 慌張地傳訊息向我道歉 ,表示不知道我的時區已經這麼晚了,他們應該要提前安排會議。甚至我的老闆也主動將我們的 one-on-one 會議時間調整到台灣的傍晚時段,以便我能更舒適地參與。 這對我來說,簡直是個 巨大的文化衝擊 。對於許多外國同事,特別是歐洲同事而言, 尊重彼此的時間和參與感 是他們非常重要的價值觀。然而,對於我這個曾在台商和中國互聯網企業待過的人來說,長時間的工作文化已經讓我逐漸習慣將工作擺在個人生活之前。我一直以來都「理所當然」地認為,為了順利與歐洲同事和客戶開會,我應該要去配合他們的時區。 「亞洲社畜」作業系統的卸載之路 這次的經歷讓我有了幾個深刻的心得和啟發: 卸載「亞洲社畜」作業系統,需要更多時間! 我發現,過去在亞洲職場養成的「奴性」已經深深內化成我的「作業系統」。我習慣了將工作擺在第一位,甚至覺得犧牲個人時間去配合工作是理所當然。然而,我的歐洲同事卻可以 瀟灑地臨時請兩週假去滑雪,或是臨時找人代班,而且完全沒有覺得不好意思 。他們對個人時間的尊重和對生活的熱愛,讓我意識到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才能真正擺脫這種「工作至上」的思維模式。 休假是最好的「時差解決方案」! 為了不讓善良的歐洲同事們頻頻為我的時區感到抱歉,我發現最有效的方法似乎就是直接休假!這不僅能讓我真正地休息,也能讓大家免去協調時差的煩惱。 這次回來,我也才發現歐洲這邊的企業竟然有**「Buy extra vacation days」(購買額外年假)**的福利,而且真的有同事每年都會花錢買年假!這讓我大開眼界。看來,或許我也可以考慮投資一下,直接「買個清靜」,讓大家都省去時差的煩惱,也讓自己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這次的時差體驗,不僅讓我對歐洲職場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工作與生活的界線...

在歐洲工作,哪些文化衝擊讓我大開眼界?

歐洲職場震撼教育:當「亞洲社畜」遇上「工作生活平衡」 從台灣來到歐洲工作已經超過半年,這段時間經歷了一連串的「震撼教育」,不僅僅是生活習慣的改變,更多的是職場文化上截然不同的衝擊。我將分享幾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觀察,這些體驗不僅讓我大開眼界,更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去對工作的「理所當然」。 「感謝」與「肯定」是職場日常,不再是奢侈品 在台灣,無論是台資企業還是外商公司,我總感覺似乎得做到極為出色,才能換來上司或同事的一句讚美。然而在歐洲,對員工的肯定更為直接,而且貫穿於日常工作中。 舉例來說,我們每週一的全體會議(all-hands)中,只要你將自己過去一週的努力與成果整理出來,對公司影響較大的貢獻,就能被 Director 在會議上公開表揚。這不僅是一種公開的肯定,也讓每位同事的努力都能被看見。此外,公司還設有各種獎勵機制(現金或非現金都有),讓同事之間能夠互相感謝,也讓主管能夠適時肯定團隊的努力。這種積極的正面回饋,讓工作氛圍更加融洽,也更能激勵大家。 下班時間就是私人時間,毫不妥協的界線感 剛到歐洲工作時,我最不習慣的一點,就是辦公室到了六點幾乎已經空無一人(有時甚至五點就人去樓空)!這與台灣職場的「責任制」文化形成鮮明對比。 這裡非常尊重彼此的下班時間,你不會在工作群組看到非必要的訊息,也不會在下班後收到 Email。他們習慣使用 Email 的「延遲發送」功能,確保訊息不會在非工作時間打擾到別人。這個文化來自於一個簡單卻深刻的道理:如果主管在下班後傳訊息給你,你到底該回還是不回?為了避免這種潛在的壓力與困擾,這裡的主管們通常不會在非工作時間聯繫員工。當然,還是會有少數人選擇留下,但多半是因為個人安排,例如利用辦公室健身房運動,或是在公司吃完晚餐再回家,而不是因為「必須加班」的壓力。 職場的高效節奏:短暫而專注 儘管有著嚴格的下班時間,但這並不意味著工作會被拖延。事實上,由於默認大家六點準時下班,白天的工作時間會被安排得非常緊湊。許多同事八點半、九點就到公司開始工作,甚至會縮短午餐時間,例如 30 分鐘內解決,或是利用會議間的空檔吃飯。 這點與台灣職場文化有明顯不同。在台灣,中午常常是團隊一起吃飯、聊天的時間,所以時間較難自由安排。此外,由於有些企業仍沿用「老闆沒走,我也不好意思走」的文化,下班時間未必真的代表工作結束,反而造成了許多低效的時間浪費。在歐洲,高...